当下,高新科技企业正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先锋队。正因为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求贤若渴”,使得此类轻资产企业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防伪行业协会副会长崔清臣看来,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真正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上有一番作为,“核心技术”将是决定其市场话语权的关键。
行业内全国排名前三
据崔清臣介绍,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起,与中信国安所属公司共同组建的国有股份制经济实体,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防伪高技术的开发、多学科防伪技术的综合以及综合防伪技术产品和防伪软包装、瓶贴(唛头)等生产。
“当年中山国安火炬成立时,120万元的启动资金、8名高层次技术人才就是我们公司的全部。”已步已入古稀之年的崔清臣回忆,当年54岁的他其实还有几年就能顺利退休。作为一名先后在政府部门、国企工作了数十载的高管,他这个看似迟来的“创业梦”当时遭到了家人和同事好友的“质疑”:为什么要在即将享受高退休福利待遇的年纪如此辛苦地从零开始创业?
“作为一名新中国成立后搞技术出身的大学生,多年来我心中始终有一份心愿,那就是将国家的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崔清臣表示,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1999年国安火炬把进入民用标签防伪行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而核技术防伪也成了企业科研的重要领域。
崔清臣意识到,在当年已经成行成市的印刷防伪行业里,如果加入到该领域,公司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市场话语权和核心优势可言。正因如此,公司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三方共同组建了中山国安应用物理与信息工程研究所。该机构主要研究核技术民用及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民用科研成果产业化。该研究所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唯一与院外单位合作共建的研究所,有多名中国核科学领头人及相关专家参与。所有设备的软件均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仿真团队参与开发。
“在核技术(重离子微孔技能)下,我们可以生产出只有头发直径1/4的薄膜,而这些薄膜上布满了只有头发直径1/20的小孔。在这上面我们可以制作出由每平方厘米几十万到几百万个微米级微孔组成的防伪图案,包括消费者熟知的彩笔透印型、滴水消失型、二维码扫描、电话查询、网站查询、短信查询等类型的产品防伪标签。通过高科技门槛设备和高技术相结合,加上科研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今我们不但成为了国内防伪行业的龙头企业,无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实力,还是生产规模都在全球的前列。”崔清臣表示,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先后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 9001、14000、18000认证,产品环保通过了SGS认证,企业生产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防伪产品生产许可证。防伪产品已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产品、百余家国内著名品牌商品上使用,为企业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在产能方面,目前公司的防伪标签产量达到数十亿枚,在全国排名前三。
“降速期”迎来企业发展契机
面对近年国内经济的转型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的萎缩,如今很多实体生产企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么转型成功,要么被市场淘汰。防伪标签行业作为一个已经发展已久的行业,实体经济的放缓对行业是否有较大冲击呢?
对此,崔清臣乐观地表示,对防伪的需求在全球市场上将有增无减。“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影响在于行业结构调整和洗牌,被市场淘汰的往往是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对于我们这样在行业投入了18年科技研发的企业来说,行业竞争对手和减少反而更能突出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崔清臣指出,在近两年与欧美、日本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国安火炬在科研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最明显优势之一是综合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正因如此,过去一年来几家世界500强企业主动找到了他们洽谈防伪标签订单业务,这在过去相对垄断的防伪行业里是不多见的。
“有了科研以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担保,我们不但能生产出比国外质量更好的高科技防伪标签,而且制造成本的降低既有利于厂家成本,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价格更低的产品。这是跨国企业无法拒绝与我们合作的关键。”崔清臣指出,由于目前国内外各式产品制假售假的现象依旧明显,防伪技术成为了商家保护品牌的重要手段,这客观上让防伪标签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
没有真正创新的企业难获长远发展
对于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前景,崔清臣在采访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创新”一词。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而创新能力无疑是竞争力的重要实现载体。
“我们现在每年都会把销售收入的6%至8%用于新技术研发,目的是把核技术薄膜应用在防伪以外的更多民用领域,实现上下游产品线的覆盖。”崔清臣介绍到,在物理防伪领域,如今国安火炬已被纳入国家级火炬科技计划,其技术含量、检验识别、性价比综合指标在全球业内领先,是真正的“中国创造”产品。在这样的优势基础上,目前公司已经在锂电池隔膜(PET聚酯膜)、防水透气声学膜、纳米材料、医用滤膜等领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部分获得技术专利高端产品已经在电子零件、医疗等市场逐步推广应用。为了应对新业务的增长,公司目前已成功扩建了2.7万平方米的全新工业用房,并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投产。一旦这些新兴业务在未来数年得到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这些领跑行业的创新技术将确保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活力。相比其短期利益,企业的创新力、生命力、竞争力更是如今崔清臣考虑更多的地方。